联系凌润

  • 深圳:86-(0755)-88315888
  • 东莞:86-(0769)-88986666
  • 广州:86-(020)-3826 2661
  • /62/63
  • 蛇口:86-(0755)-26060303
  • 26060267
  • 盐田:86-(0755)-25207552
  • 25203230

快速导航

主页 > 物流百科 > 物流案例 > 正文

解析戴尔的“零库存”2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0-10 收藏本页

  引发资金周转危机

  库存过量风险直接引发了戴尔公司的资金周转危机。假如戴尔当时把募集资金3000万美元的30%投入购买元器件,由于市场变化,在危机后,戴尔库存价值损失90%,换句话说,在危机爆发后,戴尔就可能损失720万美元。这对一个成立刚5年的公司,打击可以说是很大的。这时只得被迫低价出售库存,以拯救公司。在成长初期,戴尔公司在论证项目和拓展业务时,比较看重收入、利润这样一些指标。假如某年戴尔的年销售收入为15000万美元,那么其容易确定翻倍的业务计划,即要求在下一年完成30000万美元的收入。在确定超高收入计划的同时,戴尔的支出指标被忽视了,利润仅仅是账面指标,不能说明问题,这是戴尔盲目追求成长的主要表现。戴尔公司从直销电脑起家,开始涉足的产品线比较单一,主要是做一些IBM的产品。后来,戴尔成长了,发展了,产品线的品种逐步丰富起来,不但做PC产品的销售,还做各类PC边缘产品的销售。后来,戴尔又向海外市场延伸业务,进入欧洲市场。由于业务增长得很快,戴尔内部出现了乱铺摊子的现象。迈克尔说:“不管是当时也好,或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并不了解其他产业的经济形态,也没有现成的系统或者管理架构来监督这种业务。我们不断的花钱,而此时的获利率却开始下降,同时存货和应收账款也愈堆愈高。”1993年戴尔公司的“现金周转成了问题”。
??
  库存过量引发重大的省思

  戴尔遇到巨大的库存风险之后,通过媒体向投资者公开披露风险信息,造成股价暴跌,这使迈克尔本人第一次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巨大的库存风险促使戴尔公司积极深刻地反省自己,同时也促使迈克尔深思存货管理的价值。在IT这样剧烈波动的产业中,制约决策也是很有价值的,这次教训也坚定了迈克尔对引入双首长管理体制的决心。存货过量的风险是直接引导戴尔确立“摒弃存货”原则的基础:一是充分利用供应商库存,降低自身的库存风险;二是通过强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并利用充分的信息沟通降低存货风险。在经历风险之后,戴尔才深刻认识到库存周转的价值。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后,戴尔公司又进一步完善了库存管理模式,并丰富了“信息代替存货”的价值内涵。

  库存流通的价值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戴尔公司发现存货管理的价值和重要性,并认识到库存流通的价值。“从这次经验里学到,库存流通不仅是制胜的策略,更是必要的措施,它有助于抵抗原料的快速贬值,而且现金需求少,风险较低”,迈克尔说。2004年6月,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在一次讲话中说,其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流转有力”体会更为深刻,认为这是“十六字方针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换句话说,迈克尔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张瑞敏早了10多年

  戴尔认为,库存流动速度的重要性远大于库存量的大小。戴尔追求的不是准时制生产中的“零库存”,而是强调加快库存的流转速度。目前,在PC制造行业,原材料的价格大约每星期下降1%,通过加速库存流动速度,相比竞争对手而言,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料成本,反映到产品底价上,就意味着戴尔拥有了更大的竞争空间。事实上,在PC行业,物料成本在运营收入中的比重高达80%左右,物料成本下降10%,其效果远远大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了控制库存,在技术上,戴尔将现有的资源规划和软件应用于其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所有生产设施中,在此基础上,戴尔对每一家工厂的每一条生产线每隔两个小时就作出安排,戴尔只向工厂提供足够两小时使用的物料。在一般情况下,包括手头正在进行的作业在内,戴尔任何一家工厂内的库存量都只相当于大约5个小时或6个小时出货量。这就加快了戴尔各家工厂的运行周期,并且减少了库房空间,在节省下的空间内,戴尔代之以更多的生产线。对于戴尔公司而言,如果观察到对于某种特定产品需求持续两天或者三天疲软,就会发出警告;对于任何一种从生产角度而言“寿命将尽”的产品,戴尔将确定某个生产限额,随后,一定到此为止。

  如何形成零库存?

  戴尔的零库存优势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的方式是:一是整合供应商工作做得好。戴尔通过各种方式,赢得了供应商的信任,以至于不少供应商在戴尔工厂附近建造自己的仓库,形成了“戴尔频繁要求订货,供应商勤慎送货”的运作模式;二是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机制,戴尔与供应商形成了多层次的沟通机制,使戴尔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评估部门与供应商建立密切的业务协同;三是打造强势供应链运作机制,使供应商必须按照戴尔的意图来安排自己的经营计划。

  按单生产

  “在戴尔,它的每一个产品都是有订单的,它通过成熟网络,每20秒就整合一次订单,”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评价说。所有客户要通过订单提前确定,随后由戴尔的生产线装配。国内的联想等对手不是这样,它的许多产品是先要生产出来,并通过经销渠道销售出去。这可能面临经销商卖不出去的风险。按单生产不仅意味着经营中减少资金占用的风险,还意味着减少戴尔对PC行业巨大降价风险的回避。按单生产的精髓在于速度,优势体现在库存成本低,甚至是无库存。特别是在计算机行业,由于产品更新迅速、价格波动频繁,这使戴尔的按单生产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多企业的问题是订单缺乏或难以获取订单,则生产线大量闲置。相反,有些企业没有强有力的配送和订单整合能力,即使获取订单,也难以尽快满足客户需求。很多公司提出按单生产的方案,它的问题是在实际上是很难落实,主要是需求和供给难以平衡起来,特别是凝聚需求、获取订单的能力跟不上。

凌润服务

欢迎您访问凌润物流,凌润客户专员将竭诚为您服务!

了解更多

特惠活动

物流行业案例、技巧、流程、知识培训中心!

粤ICP备11018348号 技术支持:德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