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白、蓝两色来自犹太人祈祷时用的披肩颜色,六芒星形标志是基督教《圣经》中记载的古以色列国国王(大卫王)之星,也称大卫王之盾牌。
国名:以色列(the State of Israel)。 国名释义:"以色列"在希伯来语中意为"神的勇士"。 国歌:《希望》。 面积: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52万平方千米。 民族:犹太人约占总人口的82%,其余为阿拉伯人、德鲁兹人等。 宗教:犹太教为国教,居民中约82%信奉犹太教,14%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基督教等。 语言: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首都:建国时在特拉维夫,1950年迁往耶路撒冷。1980年7月,宣布统一的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耶路撒冷的地位和归属,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一直有争议。目前,绝大多数同以色列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仍将使馆设在特拉维夫。 主要城市:特拉维夫--雅法、海法。 货币:新谢克尔。
历史: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从幼发拉底河沿岸迁居到巴勒斯坦地区,他们是犹太人的祖先。公元前1020年建立希伯来王国,公元前923年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的犹太王国。公元前8世纪起,相继遭周围强国侵占。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入侵,大部分犹太人被逐出境,流亡世界各地。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地区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从此阿拉伯人在这里繁衍生息。19世纪末,欧洲犹太人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犹太人开始移入巴勒斯坦地区。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成立以色列国。
地理:位于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地区,其中西南部的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现已属巴勒斯坦自治范围。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198千米。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境内大部分为高原,地势自北向南逐渐降低。北部加利利高原上的梅隆山海拔1208米,为全境最高峰。中部为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构成的高原区。南部地势较平坦,属内盖夫沙漠。东部约旦河--死海--阿拉伯谷地,是东非大裂谷的北延部分。地中海沿岸延伸狭长平原。主要河流约旦河和著名咸水湖死海均在东部与约旦的边界上,太巴列湖为境内最大淡水湖。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湿,夏季干热,雨量自北向南递减。
经济:亚洲经济发达国家之一。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军火、钻石加工以及化工、纺织、食品、机械、运输设备等,军火和钻石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农业技术先进,在发展灌溉、改良沙漠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生产集约化。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棉花、水果、蔬菜、花卉以及奶制品、家禽等。旅游业是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名胜:犹太教圣迹西墙、死海、太巴列湖。
节日:国庆日:5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