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红、白、黑是泛阿拉伯颜色,分别象征革命、和平、石油和土地,也代表历史上的四个王朝,三枚五角星象征统一思想、自由和社会主义,五角星之间用阿拉伯文书写“真主至高无上”。
国名:伊拉克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raq)。 国名释义:“伊拉克”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血管”。因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水网密布,犹如人体血管。 国歌:《伊拉克共和国国歌》 国花:红玫瑰。 国鸟:雄鹰。 面积:438446平方千米。 民族:阿拉伯人占总人口的74%,库尔德人占22%,其余为伊朗人、土耳其人等。 宗教:96%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 语言: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为库尔德语,通用英语。 首都:巴格达。 主要城市:巴士拉、摩苏尔、基尔库克、法奥。 货币:伊拉克第纳尔。
历史: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700年就出现了城邦国家,公元前2000年先后建立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后巴比伦帝国,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成就辉煌。公元前6世纪后,先后被波斯帝国和马其顿帝国吞并。公元7世纪为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中心。13世纪中,蒙古人入侵。16世纪受奥斯曼帝国统治。1920年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21年7月宣布独立,成立伊拉克王国。1958年7月推翻费萨尔王朝,宣告成立伊拉克共和国。
地理:亚洲西南部国家,居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国土西南部是高原,东北部为山地,其间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贯其中,于下游汇合后,注入波斯湾,海岸线长50千米。两河连结着许多湖沼和支流,形成稠密的水网。东北部山区属地中海型气候外,大部分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南部绝对最高气温可达50摄氏度以上;冬季温和,大部地区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降雨稀少,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
经济:经济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开采和加工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其他工业部门有纺织、钢铁、化工、船舶、水泥、卷烟、榨油、制革、造纸、食品等。农业也较重要,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椰枣、水稻、棉花、烟草等。畜牧业以养羊、牛为主。
名胜:古城巴比伦。
节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