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红色象征欢乐和胜利,蓝色象征忠于祖国。左侧黄色图案是民族自由和独立的象征,火、日、月表示人民世代兴隆,三角形和长方形象征人民的智慧、正直、忠于职责,阴阳图案象征和谐。
国名释义: 蒙古语意为"我们的火"。 国歌: 《蒙古国国歌》 面积: 1566500平方千米。 人口: 225万(1993年)。 民族: 喀尔喀蒙古族占总人口的80%左右,其余为哈萨克族等。 宗教: 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 语言: 喀尔喀蒙古语为官方语言。 首都: 乌兰巴托。 主要城市: 达尔汗、额尔登特、苏赫巴托尔、乔巴山。 货币: 图格里克。
历史: 历史上曾是中国的一部分,称外蒙古。公元前3世纪成为匈奴帝国的中心。公元13世纪建立蒙古汗国。1911年l2月,蒙古王公宣布自治,1921年7月11日宣布独立,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924年11月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91年改称蒙古共和国1992年2月改名为蒙古国。
地理: 亚洲中部内陆国家。地势高亢,平均海拔1580米。大部分属于蒙古高原的北部,全境可分为西部山地,中、东部高原和南部戈壁三个地形区,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杭爱山、肯特山等。中蒙边境的友谊峰(奈拉姆达勒山)海拔4374米,为最高峰。戈壁面积占全国1/3,地势缓平。主要河流有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尔浑河、克鲁伦河等。山间还有内流河注人而成的湖泊,如乌布苏湖等。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温差大,降水少。
经济: 传统的畜牧业国家。牧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多为游牧、半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的放牧传统仍占主要地位。养羊业是最重要的部门,此外还养牛、马和骆驼。种植业以谷物为主。主要矿藏资源有煤、铜、钥、萤石等。60年代以来工业有较快发展,主要工业部门为畜产品加工、食品、采矿等。
名胜: 楚鲁特岩画群、苏赫巴托尔广场。
节日: 国庆日(人民革命日):7月11日;那达慕大会(最盛大的民族节日):夏秋季节。
风俗: 骏马乳品、砖茶和羊肉是蒙古人最爱吃的食品。一般食肉不用筷或叉,而是左手拿肉,右手拿刀切着吃。
摔跤汲、赛马和射箭,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三大民族体育项目。在一年一度全国各地的那达慕盛会上,都要进行这三项技能的比赛。在蒙古语中,“那达慕”就是“竞技"的意思。首都乌兰巴托的那达慕盛会规模最大,届时各路高手纷纷登场献技,决出力挫群雄的全国冠军,观众如痴如醉,为他们心中的英雄欢呼、呐喊,把节日的欢乐气氛推同高潮。
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戈壁,成群的牛羊,圆形的蒙古包和剽悍牧民,组成内陆国蒙古典型的风情画。蒙古人民自古以牧业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绵羊、山羊、牛、马、骆驼五大牲畜在蒙古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园徽正中就是一幅牧民扬鞭跃吕的图案。近年来,蒙古工业发展极快,采旷、食品等已成为主要经济部门,但畜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