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越建交75周年暨“人文交流年”的活动中,两国在旅游、教育、物流、基建等领域的合作持续升温,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勾勒出两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这些数据不仅是中越合作成果的具体呈现,更彰显着两国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努力,中越友好合作将为区域经济繁荣注入活力。
跨境文旅热,架起民心相通桥。越南国家旅游局旅游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越南迎来国际游客热潮,接待量约600万人次,同比增长29.6%,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游客成为这股旅游热的“主力军”,以158万人次位居越南十大国际客源市场首位,同比激增78.3%。交通网络的加密进一步助推文旅升温。3月30日,越南国家航空公司开通北京大兴至胡志明市直达航线。至此,越航在中国的定期航线增至6条,每周40班往返航班穿梭于河内、胡志明市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核心城市之间,为两国游客搭建起更加便捷的空中桥梁。
汉语学习潮,培育人才新动能。教育领域同样捷报频传。第一季度,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水平考试迎来考生高增长,考生报名人数高达9941人次。这一数据背后,是越南青年对中文学习的高涨热情,更是两国教育合作日益深化的有力见证,为未来经贸往来培育出庞大的双语人才储备库。
物流加速度,畅通贸易主动脉。物流通道的高效运转为中越经贸合作按下“快进键”。1月,广西始发的中越班列发运货物3062标箱,同比增长760%,为促进中越两国经贸往来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凭借高效的运输网络,南宁至河内货运班列最短仅需14小时即可抵达,冷链班列48小时内便能将东南亚新鲜水果送达川渝市场,有力支撑了水果、电子产品等大宗商品贸易,让“越南芒果当日达”“跨境电子订单次日递”成为现实。
基建绘蓝图,铺就发展快车道。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两国合作正迈向更高能级。中越规划的3条跨境标准轨铁路项目备受瞩目,其中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预计于2025年年底破土动工,计划2030年年底竣工。这条全长近400公里、总投资约116亿美元的交通动脉,将大幅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为沿线产业协同发展、贸易流通创造全新机遇。
从文旅市场的火热数据到教育合作的蓬勃生机,从物流运输到基建工程,中越不断刷新经贸合作成果清单,为中越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谱区域合作新华章写下生动注脚。
上一篇:巴基斯坦国家航运公司计划大举购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