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消费者信心升至四年最高本应是韩国经济向好的积极信号,然而紧随其后的7月企业信心连续40个月低于荣枯线,却打破了这份乐观。与此同时,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的调查结果更令人揪心——近三分之二的个体经营小企业主正深陷经营恶化的泥沼。
韩国央行6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得益于政治局势不确定性降低,以及市场对政府补充预算等支持性政策的积极预期,韩国6月消费者信心达到了四年来的最高点。据韩国央行调查,当月综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108.7点,较5月大幅上扬6.9点,创下自2021年6月(111.1点)以来的新高。回顾过往,去年12月,时任总统尹锡悦宣布戒严,韩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一度暴跌至90点以下,并在随后数月持续徘徊在该水平,直至今年5月才重新回升至100点上方。该指数以100为分水岭,高于此数值表明市场乐观情绪占主导,反之则代表悲观情绪更浓。此次消费者信心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6月初总统选举尘埃落定后,政治层面的不确定性大幅缓解。
但企业层面的形势却不容乐观。6月25日,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发布的调查显示,韩国7月商业氛围依旧弥漫着悲观情绪,制造业的持续低迷成为拖累企业信心的关键因素。月度调查数据显示,7月销售额排名前600位的企业景气指数(BSI)仅为94.6。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同理,该指数低于100意味着市场悲观者居多。自2022年4月起,这一指数已连续40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下。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相关人士分析指出:“受财政刺激预期以及夏季旅游旺季需求的带动,服务业景气正逐步复苏。但要实现制造业的真正回暖,提升出口竞争力、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仍是重中之重。”
韩国个体经营的小企业主同样面临严峻挑战。6月27日,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的个体经营小企业主表示今年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并强烈呼吁政府冻结或下调最低工资标准。具体来看,这项针对500名受访者的问卷调查显示,63.4%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较去年进一步恶化,仅有6.8%的人表示经营状况有所改善,29.8%的人则认为经营状况维持原状。在最低工资负担程度方面,50%的受访者坦言负担沉重,30.6%的人认为负担适中,仅有19.4%的人表示没有压力。分行业来看,住宿和餐饮行业受影响最大,64.2%的从业者认为负担过重,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51.9%)、教育服务业(50%)以及制造业(48.4%)。当被问及最低工资政策时,59.2%的企业主主张冻结或降低最低工资,其中44.2%支持冻结,15%要求直接下调。
当下,韩国经济消费者信心与企业经营状况显著分化。消费者信心提升或许因短期政策刺激和政治环境变化,但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长期低迷、小企业主的经营困境犹存,仍存在诸多待解难题。
下一篇:米价降了,日本米荒为何还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