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日本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对欧元汇率跌破173日元兑换1欧元,刷新历史新低;日元对美元下跌,交投于160附近。美银证券全球利率与货币研究团队在报告中称,今年日元疲软程度可能超过之前的预期。日元的供需失衡可能在今年夏季进一步扩大,这种失衡是美元对日元表现超过了美日利差水平的原因之一。
由于全球经济不振,需求逐级下滑,对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的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而言,争夺有限的需求市场是适应其外向型经济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稳定就业市场的必需策略,也是一国的既定方针。当外部需求萎缩时,外向型经济体把出口产品变得更有竞争力是必然选择,在产品核心竞争力无法短时间提高的前提下,价格变得便宜些相对而言容易做到,于是汇率成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利器之一,不动声色地贬值本国货币,成为当下日本不得已的必选之路。比如面对跌跌不休的日元汇率,6月27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和日本财相双双公开发言,暗示将会采取行动干预外汇市场,阻止日元快速下跌的趋势,但目前来看,日本也仅限于口头干预,而无实质行动。甚至,多数市场人士怀疑,日本央行7月利率将维持不变,而所谓的“加息”可能只是提振日元汇率的“嘴炮”罢了。
开年以来随着美国降息预期消退,欧元持续疲软,亚洲货币纷纷承压,年初至今日元对美元贬值12%;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日前离岸人民币汇率跌至年内低点;韩元也对美元贬值了7%。另外,东南亚地区的印尼盾、菲律宾比索和泰铢等货币也在上半年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其中今年4月份以来越南盾汇率已贬值2.6%,其贬值幅度和速度已经远超正常的波动范围。
而且,美债收益率继续强势高位运行,也给美元指数拒绝回调的底气。6月26日,美债收益率升至近期最高收盘水准。此前,市场消化了美联储官员关于美国经济和利率前景的讲话。据美国财政部数据,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6BPs至4.71%;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237%上升9BPs至4.32%,2年期美债收益率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收窄至39BPs,为近来最低;3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36%攀升9BPs至4.45%。
叠加美国近期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的表态,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期望逐渐降低。美元持续走强,除了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的原因外,还有全球局势不稳定带来的对于美元旺盛的需求。渣打银行策略分析师指出,尽管亚洲国家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且通胀较低,但在美元指数强势回升面前,这些利好因素被摆在“次要位置”。因为投资机构认为强势美元将令亚洲货币汇率陷入更大的贬值漩涡,纷纷加大沽空力度,导致今年以来亚洲货币汇率相互踩踏、“跌跌不休”。
目前来看,由于美联储仍然将美元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亚洲国家货币的贬值压力短期内不会消除。一些国家货币当局虽然采取了发声以及适度干预汇市的手段防止汇率大幅波动,但这些手段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掣肘,效果存疑。如果美元继续保持强势,未来不排除个别亚洲国家有爆发金融危机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