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土交通省日前发表声明称,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铃木的38种车型在用于量产的认证申请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由于量产认证事关车辆安全,丰田、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3家公司的6款在产车型在确认符合安全标准之前,已被叫停出货。
据日本媒体报道,丰田和马自达汽车公司6日起开始暂停生产卷入认证欺诈的5种问题车型,其零部件供应商也开始减产。
作为日本的支柱企业,丰田等汽车制造商造假行为被集中曝光令海内外震惊,此事将对日本汽车业乃至日本整体经济造成何种影响备受关注。
为何频现造假行为
近年来,日本汽车制造商多次曝出认证作弊丑闻。去年底,日本大发工业公司被发现存在174项违规操作,被迫暂停其在国内外所有正在生产的车型出货。
大发造假事件被曝光后,日本国交省责令获得认证的汽车、摩托车制造商等85家企业展开内部调查。截至5月底,已有丰田等上述5家企业被发现在量产认证申请中存在违规行为。
丰田汽车公司会长(董事长)丰田章男本月3日在东京召开记者会向公众致歉。他承认,商品交货期短,又被迫多次返工,给最后认证测试阶段的员工造成过大压力。此外,生产周期和程序漫长复杂、没有人能掌握全部流程等可能都是造假原因。
国交省表示,新的违规行为曝光令人极为遗憾,认证欺诈问题会辜负消费者的信赖、动摇汽车认证制度的根基。国交省决定依法启动对上述5家企业的现场检查。为查明事件来龙去脉,检查人员将询问质量负责人,并分析相关文件。根据检查结果,国交省可能采取吊销车型认证、罚款、行政处罚等严厉措施。
造假涉及哪些车型
截至目前,被发现的认证违规共涉及5家企业的38款车型,其中32款目前已停产,6款仍在生产。本田涉及车型最多,为22款,但均已停产。丰田涉及车型有7款,其中3款仍在生产,包括“卡罗拉菲尔德”“卡罗拉爱信”和“Yaris Cross”。
国交省说,丰田的3款在产车型在行人保护测试中提交虚假数据,4款已停产车型在碰撞试验中非法加工试验车辆。
国交省表示,由于量产认证事关车辆安全性能,在确认丰田、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3家公司的6款在产车型符合安全标准之前,暂停其出货。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内部调查尚未完全结束,国交省的现场检查也刚刚开始,问题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仍存。
有专家指出,日本汽车产业认证问题频出,应探讨认证制度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对于不适应时代的规定,国交省也应主动与相关企业加强沟通。
违规事件有何影响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国交省的现场检查可能持续两个月。汽车产业分析师中西孝树表示,如果丰田和马自达相关车型停产两个月,减产规模很可能达到2万至3万辆。
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近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暂停出货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减产,“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将非常大”,将“密切关注影响的程度及事件扩散的情况”。
日本汽车工业的产业链长、关联企业众多,停产和停止出货时间过长,可能给正在缓慢复苏的日本经济带来重创。
日本帝国数据库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日本8大汽车制造商供应链涉及的公司总数为5.9万家,总交易额约为41.9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56日元),仅丰田的供应链就包含3.9万家公司,交易总额达20.7万亿日元。
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经济调查部经济学家新家义贵认为,目前很难预测日本经济到底会受到多大影响,因为停产厂家和车型会扩大到什么程度、停产时间会持续多久都还不确定。
受伤的不只是车企
此次车企违规事件恐将影响钢铁、电子元件等诸多行业。日本经济产业省此前估计,二季度工矿业生产指数将环比上升2.2%。据乐天证券最新估算,受日本车企暂停出货影响,该指数将仅增长1.2%,“如果停产时间延长,三季度工矿业生产指数很可能同比负增长”。
汽车行业涉及面广,终端的汽车产品产量下降将影响诸多关联产业。野村综合研究所经济学家木内登英在发表的文章中估算了此次认证欺诈事件的经济损失。如果参照日本广播协会报道的上一财年6种问题车型的销售量,即丰田三种问题车型售出约12万台、马自达两种车型约1.8万台、雅马哈发动机的摩托车YZF-R1约250台,并参考去年底大发公司因违规操作被暂停出货4个月,那么此次车企认证欺诈事件的销售额将损失983.7亿日元。他说,根据经济产业省发布的2015年产业关联表计算,包括相关行业在内的总产值将减少2441.7亿日元。
木内登英认为,“复苏乏力的日本经济无疑又遭受一阵逆风”。日本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消费萎靡,一季度实际个人消费已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下降,这是雷曼事件之后首次,也是1980年有统计以来的第二次。内阁府的消费者态度指数显示,受到日元贬值和物价高企影响,4月和5月消费者心理加速恶化。加上这次认证欺诈事件,实际个人消费恐将继续下降,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或超预期。
(综合新华社)
下一篇:泰国将对绿色投资出台六项税收激励